雖然 “大數據技術” 在很多時候還只是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講給投資人和用戶的一個故事,但是你不能否認,這是一個數據的時代。
據 IDC 預測,未來全球大數據市場將以每年超過 30%的速度增長,而在我國這個速度可能更快。到 2016年,大數據將在全球創(chuàng)造 440 萬個工作崗位。正是看到了行業(yè)巨大的人才缺口,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希望切入這個細分的培訓市場。
如果我們放眼整個 IT 培訓領域,線上已經有極客學院、開課吧、麥子學院等平臺,線下也有達內這樣的巨頭,還有像我贏職場這樣在線下線上都有布局的公司,想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并不容易。
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的競爭策略是單點突破,任何一家提供多種
課程的平臺,在營銷上都很難突出某個細分領域的辨識度,在研發(fā)上也無法進行集中投入。CDA 數據分析師希望首先建立一個人才培養(yǎng)體系,更進一步,他們認為行業(yè)的問題在于缺乏人才認證的系統(tǒng),而他們希望打造這個行業(yè)標準。
具體來講,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 將
課程分為兩個大的系列,一個是更偏重 IT 的大數據系列,一個是更偏重統(tǒng)計的 CDA 系列(Certified Data Analyst)。在大數據方面,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 目前在與甲骨文合作,希望借鑒微軟認證程序員的模式,推出類似的大數據人才認證。
在 CDA 方面,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 希望推出類似 CFA 的認證體系,分三個級別進行考試:
一級:主要考察數據清洗等一些基本能力,通過者可以勝任數據 “藍領” 類的工作
二級:考察金融、醫(yī)療、教育等不同行業(yè)細分遇到的具體問題,要求具有解決問題的分析能力,屬于行業(yè) “白領”
三級:要求具有處理復雜數據問題的能力,屬于行業(yè) “金領”
目前“CDA數據分析師”一方面在建立標準題庫,研發(fā)不同行業(yè)的案例,另一方面在與 ATA 進行合作,籌備標準化的考試。如果“CDA數據分析師” 真能成為標準的制定者,在細分行業(yè)領跑也不是不可能,當然他們強調會保證考試的公正客觀,不會既做與動員,又做裁判員。
在課程的設置上,“CDA數據分析師” 提供就業(yè)班和各個課程班的選擇,就業(yè)班的單價在 2 萬元上下,每一門課程班的價格在 600-800 元,未來 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 還希望對課程進一步打散,通過降低客單價擴大用戶基數。學員可以選擇實地聽課或者線上聽課,相應課程也有錄像供學員線上回看。
“CDA數據分析師”還運營了一個微信公眾號,每天采訪一個 CDA,分享他們的心得和經驗,同時他們還在運營一個 App,提供 CDA 相關的資訊,此外,他們上線了一個云平臺,提供數據挖掘的服務工具,免費向學員開放。
做 IT 培訓教育,線上和線下各有價值,直播和錄播也都有各自的優(yōu)劣,線上的服務半徑廣,線下的場景性更強,直播的即時感和互動性強,錄播學習更自由,也能更好的收集學習數據。但是歸根結底,這些都只是手段,用戶想要的永遠是結果:學到本事和解決就業(yè)。所以這兩點也將成為所有競爭的最終落腳點。
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 也很清楚這些,所以他們強調會持續(xù)的在研發(fā)上進行投入,并且已經與 58 同城、唯品會、艾瑞咨詢、京東金融等公司在招聘上展開了合作。其實培訓只是第一步,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 表示,未來他們還希望進入相關的出版、企業(yè)咨詢、軟件銷售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“CDA 數據分析師” 的創(chuàng)始人趙堅毅是原人大經濟
論壇的創(chuàng)始人,團隊其他成員也部分來自于人大經濟
論壇。